
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1 行業總體仍以小規模企業占主導。目前我國磚瓦企業平均規模僅為1 400萬塊普通磚左右,到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的燒結磚產量為342930億塊普通磚,僅為行業總產量的38.11 %,磚瓦行業以小規模企業為主體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改觀。同時,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落后,對資源、能源的浪費及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估量。2 產品結構和質量亟待優化和提高。截止目前,我國新型墻材的比例已經占到了55 %左右,但真正符合建筑現代化、工業化和建筑體系需要的高質量、多功能、節能、綠色的墻材產品仍然發展緩慢。有些項目雖然節能、利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采用的生產裝備和技術并不夠先進,產品質量檔次不高,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生產了眾多利廢的低劣產品充斥建筑市場,給建筑工程質量帶來諸多問題。由于標準制定滯后、行業進入門檻低、主導產品發展慢、低水平建設十分嚴重,使墻材行業在原有結構失衡的矛盾沒有調整的情況下,新增產能包含的落后低檔產品又加劇了結構失衡。市場上大部分磚瓦產品品種單一,以中低檔產品為主,高檔產品僅占總量的0.5 %,市場上普遍存在著產品售價低、競爭層次低和經濟效益低等問題。3 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方式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后。我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成長起來一大批先進的磚瓦裝備企業,但市場上也不乏一些低質低端的裝備企業,仿冒抄襲嚴重,在利益的驅動下,采用劣質的材料,制造一些質量低劣的設備。我國隧道窯發展速度很快,但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和工程質量事故,各種大小斷面寬度的窯型五花八門,有的窯體結構設計存在安全隱患;有的預熱、燒成、冷卻三帶分布不合理,造成燒成制度不能按照正常的燒成曲線運行;有的保溫材料、耐火材料和密封材料的選擇、鋪設和砌筑不當,不但窯內溫度達不到熱工要求,浪費能源,而且會大大縮短窯體和窯車使用壽命。近幾年新出來的環形旋轉隧道窯具有建造投資少、熱耗低、不用窯車等附屬設備等優點,但由于窯體是轉動的,致使煙氣脫硫一直未能妥善解決。
雖然國家已明令淘汰的24門以下輪窯以及立窯、無頂輪窯、馬蹄窯等土窯大量存在。由于政策執行的力度不夠,低質低端的產品和工藝裝備淘汰難度大。4 市場培育不暢阻礙新型節能燒結產品的發展。歐洲各國為滿足不斷提高的建筑節能要求,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產品標準和施工標準,使燒結保溫砌塊的發展得到了普遍重視。但由于我國建筑應用技術滯后,缺少與保溫砌塊產品相應的建筑技術標準、應用圖集和技術規程,再加上建筑施工習慣性的手工砌筑作業方式,使大體積空心燒結保溫砌塊產品推廣應用難。5 產業政策的制定與引領作用有待加強。目前,一些地方的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標準基本還停留在墻材革新初期的基點上,即只要“不毀耕地”、“不生產使用實心黏土磚”、只要能“資源綜合利用吃廢渣”就可以大力發展,導致在發展中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一些產品的質量和功能不能滿足建筑功能要求,如多數利廢產品的性能存在著墻體開裂、滲漏雨水、防火安全性能難以保障、保溫隔熱性能達不到要求、耐久性差、使用壽命不長等問題。國家有關部門缺少在產品生產、流通和建筑應用等環節的協調機制,政策的引導和制約作用力度不夠,優質高端產品的政策激勵措施不足,低質低端的落后產品和生產工藝淘汰難。6 企業技術人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目前我國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到磚瓦企業長期扎根工作的數量很少,企業員工職業技能缺乏培訓,部分企業領導現代經營管理知識欠缺,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導致新產品開發與市場應用受到制約。